通识教育是普通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加快推动全省普通高等学校通识教育高质量发展,日前,河南省教育厅印发《关于切实加强本科高等学校通识教育的实施意见》。全文如下:
河南省教育厅关于切实加强本科高等学校通识教育的实施意见
各本科高校:
通识教育是普通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普通高等学校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为深入贯彻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和《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加快推动全省普通高等学校通识教育高质量发展,结合我省实际,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面向新技术、新经济、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对标一流、拓宽基础、强化交叉,完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提高通识教育教学质量,夯实通识教育的基础支撑,着力培养兼备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健全人格的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二)基本原则
——把握正确方向。坚持党的领导,把牢社会主义方向。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构建具有一流水平、中国特色的通识教育模式和课程体系,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坚持学生中心。拓宽学生专业口径,开阔学生国际视野,培养创新精神与批判能力,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健全学生人格,引导学生融会通达不同领域的知识和技能,努力提高学生综合素养,培养信仰坚定、视野宽阔、素养优良、能力出众的新时代大学生。
——体现时代特征。直面人类面临的发展机遇与挑战,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趋势和国家战略发展新需要,服务我省国家创新高地建设新要求,持续完善通识教育体系、更新通识教育内容、改进通识教育方法,引导学生不断以新的观念和方法认识世界、观照现实、完善自我。
——注重分类建设。适应高校分类发展需要,加强通识教育研究与设计,坚持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紧密围绕学校发展定位、办学特色和人才培养目标,构建形式多样、结构科学、特色鲜明、适应性高的通识教育体系。
——加强开放共享。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以教育教学模式创新为动力,促进通识教育课程、师资、平台等优质资源的开放与合作,构建形成内外联动、共建共享、多元协同的跨学校跨区域跨行业合作育人新机制。
(三)明确通识教育课程定位。通识课程以立德树人为根本,致力于学生的全面发展,着力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多元认知、公民素养和创新能力。课程内容应具有较强的知识宽度、思想高度、思维深度,注重对人类文明、尤其是中华文明的深刻理解,注重对人类社会根本性问题的探讨,注重跨学科多领域知识交叉融合,注重国际化视野的多维拓展,注重科学方法论和批判性思维的把握等。鼓励高校建设高水平通识教育课程,遴选支持建设300门左右的省级通识教育示范课程。
(四)优化通识教育课程结构。严格遵循教育教学规律,科学把握人类文明脉络和当代大学生核心素养,充分结合学校办学定位与学院专业特色,合理统筹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目标要求,系统规划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以及跨学科等不同领域的知识体系,科学设置经典研读、艺术审美、哲学思辨、科技探索、社会研究、国际比较、创新创业、心理健康、艺体教育、研读写作、管理与领导力、家国情怀与价值理想、国际视野与文明对话、经典研读与文化传承、数理基础与科学素养、艺术鉴赏与审美体验等课程模块,积极开设中国文化与智慧、中国与全球问题多元理解等相关课程。鼓励高校结合实际构建数量充足、结构科学、宽深适当、特色鲜明的通识课程体系,打造100个左右的省级通识教育标杆院系和示范高校。
(五)完善通识课程修读模式。结合高校人才培养实际,创造性地运用多种修读模式,提高通识教育成效。包括但不限于:分布选修模式,引导学生在指定的学科领域或课程模块中修读规定数量或学分的课程,拓展在某一领域的知识和技能;核心课程模式,围绕人类文明与传统、现代社会与问题、思维与能力提升等关键主题,开设综合性跨学科课程,所有学生必修,培养人的关键素养和核心能力;自由选修模式,仅对学分或课程总量作出规定,不对学习领域进行特殊限制,允许学生根据兴趣爱好自由选择任意课程,满足个性发展需要;书院修读模式,结合书院特有的精神文化和办学传统,开设特色通识课程和课外活动,对学生进行价值塑造和心智熏陶等。支持高校围绕通识课程的组织与实施开展综合创新,支持100项左右的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产出一批标志性的优秀教学改革成果。
(六)建设通识教育大课堂。坚持第一和第二课堂相融合、隐性教育与显性教育相融合,坚持线上与线下相融合、校内与校外相融合,构建齐抓共管、协同联动的通识教育大课堂。重视实践育人,积极组织志愿服务、文艺演出、参观调研等课外活动,深化思想认识、价值塑造和素质提升。重视文化育人,充分利用现代融媒体优势,加强通识教育主题宣传,营造通识教育浓厚氛围;将知识讲座、名家讲坛、文化沙龙等纳入通识教育范围,拓展通识课堂边界、丰富通识教育内容。选树100项左右的省级通识教育实践活动典型案例。
(七)严格课程管理。立足人才培养目标,对标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教学大纲,明确通识教育目标、毕业条件与通识课程体系之间的相互关系,对通识课程进行模块化、体系化建设。强化制度建设,严格执行通识课程准入制度,明确通识课程开设条件、内容要求和遴选程序,确保课程符合通识教育性质和目标;实施通识课程退出制度,明确通识课程教学规范和质量标准,强化教学过程监督与检查,对效果不好的“水课”予以整改和停开。
(八)突出教学重点。深刻把握通识教育目标,明确通识课程教学重点。课程内容要具有较高的普适性,注重提高其深刻性;要实现广泛系统的知识积累,注重批判性思维的形成和创新精神的培养;要输出不同学科领域的知识,注重跨学科领域的交叉与融通;要讲授全人类文明的经典,注重与专业教育的关联与衔接。
(九)丰富教学形式。推广“大班上课、小班研讨”教学形式,以启发式、讨论式教学为核心,引导学生进行主动思考和深度学习。鼓励专家教授、知名学者联合开设新生研讨课等课程,促进科研成果进课堂,开展跨学科研究性教学,激发学生志趣,拓宽学生视野,提高解决复杂问题的意识与能力。丰富教学环节,除课堂教学之外,鼓励增加实验、实训等实践环节,切实提高学生综合能力。鼓励开展教学范式创新,打造100个左右的省级通识课程优秀教学团队。
(十)强化教材管理。加强通识课程教材的规划、选用、审核与使用,优先选用省级以上规划教材等精品教材,严把教材政治关和质量关。加强教材建设,鼓励专业造诣高、教学经验丰富的专家学者参与通识课程教材(讲义)的编写,支持新兴学科、跨学科、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相关的通识课程教材编写。加强新形态教材研究与建设,加大通识教育规划教材的立项与建设,提高教材科学性、思想性和先进性。
(十一)完善考核体系。依据通识教育的性质和目标,科学设计课程考核内容和考核方式,健全能力与知识考核并重、形成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并存的多元化学业考核评价体系。强化学生学习过程的监测、评估与反馈,加大对学生课外阅读、课堂讨论、日常作业、实践活动等学习环节的考核比重,引导学生多读书、勤实践、深思考、善批判。综合运用笔试、口试、非标准答案考试等多种形式,减少识记类客观考题的数量,增加综合性、研究性、开放性考核的题目,重点考核学生对知识的运用、思维的提升和素质的养成,提高学业挑战度,激励学生主动学习、刻苦学习、创造性学习。
(十二)构建共享机制。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快国内外优质课程资源的引进,推动我省高校通识课程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变革传统通识教育组织模式,创新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优化教育教学管理,鼓励开展通识课程校际互选与学分互认,逐步实现通识课程资源平台、管理平台的互通与衔接,通识课程建设与使用的协同与联动。支持高校合作共建通识教育共同体,建设省级通识教育资源共享库,每年遴选一定数量优秀通识课程入库,面向全省高校开放。充分利用音乐厅、美术馆、科技馆、文化馆、红色教育基地等社会优质教育资源,认定建设一批人文素质等通识教育社会实践教学基地。
(十三)加强组织引导。省教育厅成立河南省通识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加强对全省本科高校通识教育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研究、咨询与指导。各高校要切实强化主体责任,高度重视通识教育在立德树人中的重要作用,成立校领导牵头的工作领导小组,设立或明确专门管理机构,组建相应的教学指导委员会,完善工作机制,强化制度建设,加强统筹规划,确保工作落实。
(十四)加大资源投入。各高校要统筹各类资金,确保通识教育改革发展经费。灵活制定教师绩效考核办法,加大对通识课程的教学投入,尤其对跨学科、小班制等新型通识课程形式予以课时津贴倾斜。加大智慧教室、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文体活动多功能场馆等建设,为加快发展通识教育提供良好的基础设施条件。
(十五)建强师资队伍。高校要切实把建设高水平师资队伍作为提高通识教育质量的基础性工作。结合学校实际,明确通识课程任课教师资格条件,出台激励政策,引导名师名家、优秀骨干教师、高级职称人员等带头开设或跨学院共同开设通识课程,把好入口关。加强宣传教育,完善交流学习平台,健全教育培训机制,将通识教育纳入岗前培训,组织在岗专题培训、研讨交流、学习观摩等,提高教师通识教育意识和能力,把好培养关。强化科学研究,实行项目驱动,激励教师围绕通识教育理论与实践重点、难点、前瞻性问题开展研究与实践,把好创新关。
(十六)强化质量监督。省教育厅将积极探索通识课程抽检制度,引导高校强化质量导向,推进通识教育改革;逐步建立本科高校通识教育质量年度报告制度,强化对全省通识教育改革发展状况的动态监控。高校要切实强化质量文化建设,形成特色鲜明的通识教育理念和质量目标,完善高校内部质量监控体系,制定明确的通识课程教学质量标准,形成监督检查长效机制和评价结果使用激励约束机制,为通识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保障。
2023年5月10日